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

Niseema Tsai

~ 所有情緒,只因你認為的“應該”
所有不滿的後面,都有一個你認為的應該。
“應該”是痛苦之源,因為沒有人會完全按照你的標準行動。
有一種痛苦深淵叫“應該”。
如果僅僅因為對方是你的父母、孩子、姐妹兄弟、
叔舅姨姑、朋友、伴侶,你就認為他們應該為你做什麽,
就必須對你負責任,因為他們沒有滿足你的期望,
就得背負理所當然的譴責,也就是所有和你有關係的人,
就自然而然地欠了你一生還不清也說不清的債務一樣。
我們每一個人,無論對方是誰,得到過幫助就應該學會感恩,
沒得到幫助,理所應當自己擔當,沒有人虧欠你。
當現實和你的預期不同時,
先別急著抱怨,而是懷著好奇,問為什麽?
然後再去改變可以改變的,接受不能改變的。
這樣長期堅持下去,就不會經常跟自己過不去,跟別人過不去了。
如果在一段關係中,感到疲憊不堪,
原因是你用了太多的時間對抗、逃避、糾結;
你想了太多的應該、不應該、公平、不公平、誰對誰錯;
你用了太多的精力想讓對方按你的標準和方式說話、做事。
沒有人喜歡被說教,沒有人喜歡被控制。
因為當我們想要改變對方時,無論出發點多麽好,
道理多麽正確,其實都傳遞出了一種氣息:
我不喜歡你現在的樣子,你應該變成另外一個樣子。
當我們放下所有的要求、控制、評價,
只是單純觀察對方當下的樣子,
關注他當下的感受,並願意和這個真實的人在一起,
這樣才是真正的陪伴,可我們經常的做法是,只要自己認為好的,
就要強迫別人按自己的意願去做;或是違背他人的意願,
以愛之名做傷害她的事。記得,最深厚的愛是完全尊重對方的意願!
~ 摘自《智慧之光》

沒有留言: